客服电话:028-83255696
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 · 2019-07-09 17:16
对话183
最近
成都青白江的一组数据
引发各界关注
今年1-6月,成都国际铁路港
国际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89%
远高于去年全年增长103%的速度
青白江作为成都市唯一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区(县),依托中欧班列的开行、成都国际铁路港和自贸试验区的建设,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西向南向开放的前沿。
如何发挥通道作用
引领四川进一步扩大开放?
一起来看青白江区委书记张胜
在采访中如何说吧
现场采访视频
青白江原来最大的特色就是建区60年的老工业区。原来的两大厂——川化厂、攀成钢,在四川、全国都是特别知名的大企业,这两大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加起来有69家,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景气,老工业区面临着转型发展,这是最难的事情,也是青白江作为区县在县域经济方面需要突破的地方。
青白江因工业立城、因工业兴城。随着老工业基地的转型,青白江是如何调整思路,度过这个阵痛期的?
突破不能空想,不能脱离实际。在认真研究区上的特色和资源后,我们认为中欧班列、国际铁路港就是青白江转型发展的出路,是青白江从老工业区向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。
实际上,中欧班列(成都)自2013年4月26号开行以来,影响逐步扩大,对整个区域的拉动越来越大,这个拉动就是我们转型的动力。
依托这个优势
青白江定位"陆海联运枢纽、国际化青白江"
并提出了
"港口立城、产业兴城、品质优城"发展战略
您如何看待中欧班列和国际铁路港带来的重大机遇,青白江如何顺势而为?
国际铁路港,四川只有一个,我们要依托这个优势,把青白江推向世界。我们重新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,全力以赴打造“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”。
一港三城,六个特色小镇
一港便是成都国际铁路港
大力发展国际贸易、现代物流、保税加工
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四川唯一一个国际铁路货运枢纽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做大做强港口功能并不只是为了服务于青白江,对此您怎么看?又采取了哪些举措?
在整个发展思路的实施过程中,我们有一个非常深的认识,就是一定要主动服务于国家、省市战略。一个地方要发展县域经济,如果脱离中央、省市发展战略,是讲不好这篇文章的,发展也缺少支撑。
为带动更多“四川造”走出去
促进四川融入全球经济格局
我们提出了
“畅通道、促贸易、聚产业、优环境”
也就是“四个着力”
聚焦“四向拓展、全域开放”,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铁路港,就是要让中欧班列(成都)开到全世界。
到目前为止,国外主要节点城市已经达到25个,国内14个,同时我们正在建设全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,积极申报蓉欧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和综合保税区。
围绕“一干多支、五区协同”,以通道为基础,和多个市州兄弟城市建立紧密联系,加快构建金青新“一带一路”大港区,推动中欧班列共建基地落地,把更多的四川造、成都造商品推向全世界。
去年,我们引进了1000多家国际贸易企业、465家国内知名的供应链管理企业,国际贸易额去年增长103%,达到120亿美元,今年1-6月,国际贸易增长了189%
通过建设产业功能区,把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吸引到四川来。中欧班列完全成了跨国企业组织生产的内部物流通道,对产业的聚集带动也特别强。一年半的时间,聚集了接近400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。
一个地方要快速发展,国际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。对标世行标准和国家发改委的标准,我们把224项行政审批权集中到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,把9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权收归到综合执法局,大力推行项目承诺制。今年1-6月,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1069户,同比增长241.09%,增幅位列全市前列。
去年我们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区,今年7月2日,我们又蝉联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区,成都国际铁路港获评“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”,青白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摘得三项殊荣的区县。
在青白江的转型实践中,你有何感悟?
我觉得县域经济说难也难,说不难也不难。难,就是不容易找到一条非常好的、有效的、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路。不难,就是一定要主动融入国家、省市战略,结合本地实际,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路径。
图文来源:川报观察、成都国际铁路港
推荐资讯